画中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根深蒂固,画面施墨丰润,笔力苍劲,尽皆民族雄威之气。
                 摘自《关增铸评集》 一三六页

注:1991年8月1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视台《今日祖国》专题播出《灵犀挥彩
  管,万象汇丹青──访中年画家关增铸》。

      灵犀挥彩管 万象汇丹青——访中年画家关增铸
               ·杨 帆·

  很多人曾对我讲,中年画家关增铸是个才子。我虽然和他接触时间不长,但我觉得这话并不过份,因为当今中国画坛,集诗、书、画、印于一身者并不多见。今年46岁的关增铸先生是近几年在中国画坛崛起的中年画家中的佼佼者。他的书画以强烈的中国气派、传统的审美意识、潇洒飘逸的笔致、宁静幽远的意境和富有书卷气的格调而取胜。关增铸胸有文墨,对书画、篆刻、诗词等都做过潜心的研究,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艺术上的灵感,是瞬间的遐想,凝聚着一个人的知识、实践和创造性……”。朋友们知道,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部分。山水画大多气势博大,直抒胸臆,人们往往通过画面观天下,见人心,所以特别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是宋

代以来,山水画的大师人才辈出,山水画也成了中国传统绘画不可缺少、最有代表性的一部分。山水画是以山水名胜为题材,要想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 这倒应了中国一句古语,要想有所成就,一定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关增铸先生则把这种实地写生称为“师造化、师 自然。”为了取得绘画的灵感,关先生不辞辛劳,足迹遍布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若论所走之路远不止万里了。大自然的美景为他提供了丰富的绘画题材,所以当你欣赏关增铸先生的绘画作品时,仿佛在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如果说中国画的精妙之处在于不但能画出所见的东西,而且能画出所不见的东西,画出画家内心的追求和向往,那么欣赏关增铸先生的画作,更可以从中窥见出画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
  “参天树下祭轩辕,目睹沉浮几千年,曾是兵家出没处,笑谈历史一瞬间。”这是关增铸先 生所创作的《黄陵怀古》这幅作品所题的一首诗。画面表现的是云谲波诡中的风云人物和他们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力挽狂澜,化干戈为玉帛的坦荡胸怀。站在画前,一种对民族对历史的感慨凝思之情油然而生,难怪这幅作品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登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一位日本朋友竟隔海寄来了上千言的书信,欲想收藏此画,但被关增铸婉言谢绝了。
  您知道,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它继承着悠久历史中各家各派的传统风格,在这片天地里,先贤们的宝贵遗产熠熠生辉,使人留连往返。当代大师们又各有千秋,业绩不凡,后人踏上这片土地,难免象黄鹤楼头李白,油然而生眼前有景说不出,崔颖题诗在上头的感慨。在这样的背景上,从事中国画而自成一家可想而知是多么艰难,但关增铸以他的辛勤耕耘终于在中国画队伍中树起了自己的旗帜。在他的笔下,山水、花鸟、人物几乎无所不包,他不仅题材广泛,更为难得的是都非常精妙,书卷气十足,令人叹为观止。他的山水,无论是巨作,还是小品都是以富有灵气和意境见长,骨力雄壮,笔墨多变,渲染设色迥异他人,出入宋元诸家而别具新意。而他的花鸟、人物之作同样是丰韵宛然,用笔落墨得力于青藤、八大等人精妙之处,又能另立风骨,正像著名书法家溥杰在他的画集中所题到的“灵犀挥彩管,万象汇丹青。”关增铸先生除了绘画以外,他书法、篆刻也颇为人称道。其作品刚柔并济,章法井然,有整体的结构美。
 关增铸先生本人和他的作品一样,质朴无华。他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地从事着自己的艺术创作。当采访他时,他向我谈起了自己的一些体会,他说:“从绘画角度来讲,这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作为一个美术爱好者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努力。其它爱好方面,比如说像篆刻,我也是比较爱好的。还有像裱画,这些都跟绘画有一定的关系。中国画有它比较悠久的历史,作为我们现代人来讲,应该笔墨跟随时代,应该把中西方面的艺术、技法融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把中国画更向前推进一步。”
  关增铸先生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始终不忘艺术家的责任,他虽承蒙著名画家周汝谦、周怀民、王华南、李苦禅先生的指导和教诲,但他移樽就教,择善而从所以他能深入地把中国文化的传统在理论上推向更深入的研究。他主张作画重在内涵,笔墨绢纸间靠千丝万缕的情性牵系才能体现实质内涵,令人回味无穷,若内涵单薄,一眼看透就索然无味了。所以,一个好的画家必须具备作画技巧、修养、见识。技巧是工具,有了修养见识,则能判断出画品高下雅俗,在创作道路上追求突破,这话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关增铸确实是在按照这个方向开辟着自己的艺术道路。
   纵观当今中国画坛,能够涉足于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篆刻等多种领域的画家并不多见,在这些领域又都有所成就者更不多见,能以自己的面貌在这些领域使人耳目一新者尤其少之又少。关增铸是以他对艺术执着的追求和铁杆磨针的精神达到他今天这不平凡的成绩。

注:原文摘自 1996 年版《关增铸文集》主编王其华(教授)。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 点击数字进入页面  □第5期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请您留言
版权所有:北京文彧斋主办  信箱: wu_xiuh@163.com  电话:64715973  主持人:关彧娘
本网站备案:京ICP备06015457号   (200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