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4日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文化艺术现象系列>>艺术评论·谈口语化——评关增铸《文集》中散文·世钦
中 国 文 化 艺 术 现 象 系 列

上图:曹世钦评关增铸《文集》中散文,发表在1993年第二期《新闻与写作》月刊杂志。

      ※ ※ ※ ※ ※ ※ ※

         阅览提示(点击目录)

□1.中国画文化与“维空间”论   增  铸

□2.读画所得                   唐燕山

□3.《先秦两汉瓦当饰文考》引言 傅清远

□4.读《关增铸文集》偶得       白鹤群

□5.《印谱——关增铸篆刻艺术》序    
                               娄师白

□6.《先秦两汉瓦当饰文考》序   罗哲文

□7.《先秦两汉瓦当饰文考》概述 关增铸

□8.谈口语化评关增铸《文集》
    中散文                     曹世钦

□9.己巳年百家传评序           叶  

□10.关增铸先生素描              

□11.丙戌(年)话狗之说          

□12.历史上牟人·牟国·牟地·牟
     县流变探微                增  铸

□13.论铜车马·始皇帝陵与秦藏兵
     马俑处没有规划上的联系    增  铸


□14.一部有新意集史料研究与匡正研究的      专著《先秦两汉瓦当饰文考》轲  言

□15.从“瑞鹤图”中得到的感悟  增  铸


□16.读史有感《褚英之死》      增  铸

□17.自恋·别拿老北京说事      增  铸

□18.京郊北宅行纪考            增  铸
    □画苑闲谈  艺术评论  □学术论坛  □考研鉴赏  □学术研究  □人物述评 

              谈口语化——评关增铸《文集》中散文         世钦

                     
    口语化,即以日常说话的语言写散文;口语虽然见诸文字,却自然朴实,平易近人,亲切如闲谈。
    口语化有明显的地方特点,诸如津味的、京味的等等。
    写散文能做到口语化,也很见驾驭语言艺术的功力。
    近读画家关增铸同志的散文(见北京·朝华出版社出版的《关增铸文集》,对于他所运用的语言,我觉得很有嚼头。他用老北京的口语写起文章,如同面对朋友聊天,见到的,听到的,悟到的,聊得随意,聊得风趣,聊得无拘无束。但,这个聊,是用文字写出来的。
    我们看到他叙述见闻:“黄花岗这地方的买卖摊,做生意人,态度很和气,所卖的什么东西,都可以商量价儿,很少发生吵架的事,不像北京有的买卖人,三句话不成,嘎杂子话,片汤话,让顾客听了生畏。”
    写的是广州黄花岗夜市,对比的是北京有的买卖人。把表扬与批评全包含在简要的叙述之内。这简要的叙述,是与朋友闲聊的口气,运用的口语化语言,少有修饰。
    我们看他描写环境:“芙蓉豆腐酒店这个门脸房,要是在北京,甭说是市中心,就是在城区十有八、九,得按危险房屋贴上封条。这里还是两层楼房,斜拉歪戗,就像画家笔下写意农村小景的房子七扭八歪,倒真有点风俗味,又像宋代的两层小酒楼,倒也不失传统市井的建筑格调……到一楼一看,伙!这地儿不怎么好,买卖还挺火,满满当当,座无虚席,吃饭的人还挺卖劲,就这天气,有的人还吃得四脖子流汗……。”
    这是在《惊心动魄的成都风味小吃店》一文中的一段话,前段文字描写酒店的楼房,接连用了三种比喻,与北京的危房相比,比出了让人担惊;与画家笔下的小屋相比,比出了七扭八歪的楼房形象;与宋代的小酒楼相比,比出了建筑格调。三种比喻都像随口说出,平实亲切,生动活泼地描绘了南方市井酒店的风貌。后段文字描写买卖做得兴旺,如形容“挺火”,顾客吃得“挺卖劲”、“四脖子流汗”,口语味道更浓,只有“座无虚席”四个文气,但也是大众常挂于口的语言了。
    我们再看作者用口语描写人物,不只注重写其外貌,尤其注重描写人物的语气、动作和神态,在《京味切糕王》一文中,写作者偶然遇见切糕王时的情景:“……凭着我童年的记忆,也可能是对切糕甜美的回味,加速了我的回忆速度,便一眼就认他出来了,不过还是有点‘面熟不敢下笊篱',我知道切糕王在北顺城街头条西口南边东大门里住,对面是大厂。我试探着问,您在阜城门顺城街住过吗?他笑着说是呀!我报了我父亲的名,他说认识,认识!我才大胆说您是不是切糕王!”
    读了这段文字,你不感到是作者漫不经心地在跟朋友闲聊自己的所见吗?
    作者对切糕王的动作是这样描写的:“切糕王他那一刀切下,横断面的红小豆一破两瓣,红黄白相间,切下一块往盛有白糖的小盆里一摁,顺手拿起一块荷叶,往上一放,你吃到嘴里,那叫色美味香,在京味美食家小吃中已成了‘绝代佳人'了。”
    生动性就在于用口语描绘得细腻真切,能调动读者多方面的艺术感觉,想象到切糕王那些习惯动作,从而把读者领入一个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还可让读者想象到作者写切糕王的神情。
    作者一没用夸张的语句作任何渲染,只是用口语作朴朴实实的白描,二没用抒情言词去空洞地抒发感情,只是韵味绵长地作了一番叙述。如果看气氛,俩人的对话充溢着和蔼的气氛;如果看心情,有作者试探着问对方的心情;如果看动作,有切糕王操刀等等的动作;如果看效果,便是朴实的口语所吸引读者的艺术效果了。
    口语来自生活,再用以描写生活,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作者写在芙蓉豆腐店吃饭时,说:“……在那儿几天也有点邪了,吃起辣的就本地人也得让三分,就像掉入辣豆腐阵里了。吃得那个痛快,这个香。用北京的话讲,在这儿真是吃个肚歪。”
    有时候作者在文章中要插入一段自己的见解,恰如插入一幅小漫画,风趣中带点辛辣意味,作者自己认为是在开玩笑。《昔日的白塔寺庙会》一文,谈到白塔寺附近格局的变化时,插入了这样几句话:“开个玩笑,首先是出家人,不用出去化缘找饭辙了,堵着庙门开了个副食商场(现在的副食商场是原白塔寺山门旧址)。”这几句话的味道就在于幽默俏皮,平中有奇,也正是口语化的特点。试想,朋友在一起聊天时,不是常常会出现这类的语言吗!幽默一点,诙谐一点,俏皮一点,都是抒情散文中所需要的,只要适度就好。
    用高雅的语言写出的散文,那是一种语言美,同样,用大众的口语写出的散文,这是另一种语言美。前者的语言不容易驾驭,后者的语言也不容易驾驭。这两种语言的运用,都有自己的难度,都有自己的韵味和特色,也都有自己的知音。
    那么,为什么说口语化的语言也不容易驾驭呢?因为日常口语还不能等于散文的语言,从说话的口语到用文字写成散文,这之间,有一个把要说的到想要精炼地说出的过程,要去粗取精,删繁就简,增加韵味,借用想象,翻新出更形象更生动的有时代气息的语言,以代替口语陈旧低俗的与时代不相符合的那些部分。关增铸同志散文中所运用的口语化语言,在这方面是下了自己的功夫的。
    我想,有的作者说起话来满有味道,可是写起文章满不是那么回事,为什么一到笔下就变味了呢?这确是一件苦恼事!大概原因就在于要写文章了,拉起文章架势,想文一下,雕词琢句,罗列一些文雅的形容词,就把口语给挤掉了。
    散文是多样化的,散文的语言也是多样化的好。作个比方说吧,对于作者来讲,需要种植和收获“五谷杂粮”,对于读者来讲,也很需要从“五谷杂粮”中吸收丰富的营养。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点击数字直接进入□□□□□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请您留言
版权所有:北京文彧斋主办 主持人:关彧娘 电话:13126799984 信箱:wu_xiuh@163.com
本网站备案:京ICP备06015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