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文化艺术现象系列>>·学术研究·先秦、两汉瓦当饰文考概述·关增铸
中 国 文 化 艺 术 现 象 系 列

注:著名文物鉴定专家史树青先生看了《先秦两汉瓦当饰文考》当即提笔赋诗一首,写在自己所藏的瓦当拓片上一起赠给书作者关增铸留念。墨宝原文:

   
汉“千秋万寿”瓦当,原物陕西西安北郊出土。

  八体秦书归篆文,中华一统世所尊;
  裔衍而今千秋业,考史探微定属君。


  增铸先生新著《先秦两汉瓦当饰文考》出版,谨赠拙藏汉“千秋万寿”瓦当拓本志贺并题小诗即希教正。

      二零零四年六月史树青识 




    ※ ※ ※ ※ ※ ※ ※ 



     阅览提示(点击目录)


□1.中国画文化与“维空间”论   增  铸

□2.读画所得                   唐燕山

□3.《先秦两汉瓦当饰文考》引言
        
                       傅清远

□4.读《关增铸文集》偶得       白鹤群

□5.《印谱——关增铸篆刻艺术》序    
                               娄师白

□6.《先秦两汉瓦当饰文考》序   罗哲文

□7.《先秦两汉瓦当饰文考》概述 
                               关增铸


□8.谈口语化评关增铸《文集》
    中散文                     曹世钦

□9.己巳年百家传评序           叶  

□10.关增铸先生素描              

□11.丙戌(年)话狗之说          

□12.历史上牟人·牟国·牟地·牟
     县流变探微                增  铸

□13.论铜车马·始皇帝陵与秦藏兵
     马俑处没有规划上的联系    增  铸

□14.一部有新意集史料研究与匡正研究
  的
专著《先秦两汉瓦当饰文考》 轲  言

□15.从“瑞鹤图”中得到的感悟  增  铸


□16.读史有感《褚英之死》      增  铸


□17.自恋·别拿老北京说事      增  铸


□18.京郊北宅行纪考            增  铸






图为:瓦甒,陶制盛酒器


另注:公尊瓦大两,“公尊”是对他人的尊称。瓦大,即瓦甒,陶制酒器。两,凝为 “提斗”(容器提戥)制式,一提斗,为一两。(请参照上面图片)一家之言,还有待专家考证。
    □画苑闲谈  □艺术评论  □学术论坛  □考研鉴赏  学术研究  □人物述评 

               先秦、两汉瓦当饰文考概述    ·关增铸·

    瓦当。余,闲暇把玩。《诗·小雅·隰桑》曰:“心乎,爱矣。”且作爱好,无望所能而已。为透解瓦文,寻章捧卷,溯本求源。《诗·大雅》曰:“考,犹稽也”。余不才,无前辈“膺笃绳削墨之任”为一时兴趣,抛砖引玉,又温故而学矣,亦晚年一乐也。
    周书云,神农作瓦器,烧土为器。《仪礼·燕礼》曰:“公尊瓦大两”。即瓦甒 (wǔ武音),酒器也,可容五斗之多。两,一提斗(戥)为一两。神农作瓦器,实际指陶制用具,与我们称之瓦当(瓦)无直接关系。《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尧、舜,采椽不刮,茅茨 不翦(剪)”而居。辩证看这句话,是朴与奢的选择。朴,人之美德,美德,不是人人都有,所以提倡。奢,奢望,奢求人人都有,没有,社会就没有生气和进取的动力。奢求不能过,过了便为奢华、奢侈,这也是阶级社会的必然。统治者的奢侈,从某个角度看,也是社会中的一个标志,都要通过形式表达,例如奢华,建宫殿。“美德”也是如此。所以,住“茅茨”、“土阶”以示生活俭朴。作为提倡、宏扬,是古代著书人,有意执词“圣君”道德。“茅茨”、“土阶”不能作为那一时期帝王建筑形式的代表物。《中国古代建筑史》载:“在新石器时代(后期)……穴居和浅穴居,逐步发展为地面房屋,形成聚落”。虽未言明瓦的存在,但为瓦产生提供了基础。二里头文化发掘,有建筑基址多处,中心建筑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大型宫殿,为商代早期,(第一期)遗存的年代与夏纪年相当,对研究商文化的渊源和探索夏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文献记载,夏朝曾修建了城郭沟地,建立军队,制定刑法,修造监狱,保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同时又修筑宫室台榭,奢侈享乐。”(见《中国古代建筑史》)。可见,对文献《张华·博物记》云:“桀作瓦盖,是昆吾为桀作也”。《史记》曰:“乘黄屋车”谓车盖;即车有顶,称车盖;屋顶有瓦,谓之瓦盖,又《史记·龟策传》中说:“桀为瓦室”,是可信的。瓦器(陶器)演变成瓦,源何种启发?《佐传》载:“射之,中 楯 瓦”。射,喷射如雨矢;中,激中; 楯 即盾牌。本谓军士以盾挡射矢(箭),人们从中 楯 覆身,做护身之用,偶尔雨中行军,高举盾牌遮雨,避激中,得到启发。亦有居高而当中者,谓之屋脊。所以,古人称“ 楯 之脊亦曰瓦”。《三礼图》中的周王城图,高矗叠起,四角垂脊,前头成螳螂勾状,并置有正脊吻状。《中国古代建筑史》载:“西周已出现板瓦、筒瓦、人字形断面脊瓦和圆柱形瓦钉”。瓦当比于瓦相对要晚八、九百年。考古研究说明,春秋时期,瓦及瓦当的应用技术已趋于成熟。周桓王时(公元前七一九年),宋公、齐侯、卫侯盟誓“瓦屋”,应已不足为奇。
    瓦器(制陶)演变到瓦,完善瓦的系列,包括后来的瓦当,产生于人类社会活动中。从生活、生产(劳动)、斗争的实践里融会贯通,不断取得经验,瓦是一种必然需要与偶然发现的结果,在创造新的物质,改进已有的东西,徐徐渐进,不断积累,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瓦当最初纹饰,也是如此。从古陶“马厂类型中人首彩陶瓮”的旋纹(同指纹形);“大溪文化中筒形瓶”的绳纹;“仰韶文化中葫芦瓶”的人面纹;“河姆渡文化中”的连叶纹;“屈家岭文化中石斧”的对钩羊角纹;“马家窑文化中彩陶”的回旋纹、人面鲵鱼纹等,在早期瓦当纹饰中都有其深深烙印。可见,瓦器与瓦当的亲缘关系。瓦当纹饰,进一步升华,也离不开生产、生活的实践。农耕养殖的发展,人通过瓦当形式,饰有马、牛、羊、鸡、犬、豕、六畜和野生动物,象、鹿、犀、虎、兔及其它蛇、蝉、鱼、龟、蟾蜍并水禽类。另一类饕餮纹饰,见著瓦当,虽不为先声,其古奥奇咳,确在瓦当一族,独占一隅。饕餮其义始末,莫衷一是。夏代前,我们的祖先,以锐石为利器,渔猎而生。庄周曰:“古者禽兽多,而人少”。兽于人既是食物又是人们的威胁,即猎取,又有被虎豹熊吞食的可能。在我国新石器晚期,龙山文化,出土的玉锛(见考饕餮纹附图)就有早期的饕餮纹饰,也是目前已知原始的兽面细纹图案。把古奥奇咳的头饰,刻在玉锛上,以避邪气。最早的饕餮纹,是一种狭义上人对兽类认识过程的始初阶段,恐慌是自然的,纹饰由此而感发,是必然的。经过漫长岁月,瓦当图案逐渐向理性发展,演变成混合体的装饰性纹饰,并有很强的艺术性。夏代初始,人进入文明,在较安定的农耕时代,由兽猎转入耕种,面临的主要是自然灾害,已经定居,以五谷为主的人们,对来自狂风暴雨,山洪突发,河水决堤,示作一种无形的猛兽,它吞噬了奴隶主的房屋、奴隶的茅茨土阶,人与家畜,人们把它比作洪水猛兽。夏禹治水,铸九鼎纳九州收百物,造福万民。《左传·宣三年》载:“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汝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将其像铸入鼎上,永固不可再肆虐,以镇九州,这是广义饕餮纹。广义饕餮纹,脱离了兽面形貌,更加古奥奇邪,是人们心中臆想,无形可依,随心所想,视而无身,吞食无限,谓之自然灾害也。据考,甲骨文始于商周(约前一六七五年至前一零二九年)。又据 《甲骨文字典》,文字初始,无饕餮两字,饕餮两字出现比纹饰实际要晚,首次见著于《左传》春秋时期记事,早至公元前七二二年前后轶闻,也就是说(前二八零零年至前二二零零年)以前先有纹饰图形出现,后附以文字,称之饕餮纹。这时,人们认识的饕餮纹是从广义上赋与文字概念。根据“六书”汉字构造,其谓: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按《说文解字·叙》)以形置词,逆向推理考,解读“饕餮”二字。《吕氏春秋·先识览》曰:“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乃其身,以言报更也”。按“六书”分义,汉字构造“饕”由“ 號 (号、虎)”、“食”构成。《诗·小雅四月》:“我日构祸”。构,成也,即结成之意。构祸,灾殃咎皆曰祸。按“六书”指事、形象去考虑,这是不吉。“ 號 ”,大呼也。《诗·大雅》:“式 號 ,式呼。”又有哭的意思。按“ 號咷 ,大哭也。” 號 丧,众哭欲以多声相乱,众哭,谓之 號 (嚎)丧。“六书”转注,遇灾而嚎叫,大不吉也。 號 字的部首偏“虎”。《玉篇》虎:“恶兽也”。《后汉书》:“虎视河外”有贪残之意。按“六书”会意,虎为恶兽,吞噬也。大呼曰 號 通嚎。《说文》:“虎鸣也”。按“六书”通假, 號 自怒 虓 (哮)然也。“餮”由“殄”、“食”构成。殄字,《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尽也,一曰绝也。”注:暴殄天物,即任意糟蹋东西。又《诗》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笺:“贤人皆奔亡,则天下邦国将尽困穷”。又《周礼·地官稻人》:“凡稼泽夏以水殄,草而芟夷也”。注:殄病也,绝也。 號 殄兼举丧,国绝家亡,极其恐怖也。饕餮附会以成,实乃 號 殄以食,吞噬之义。《汉书·班固传》:“构造文词”饕餮二字词义通达,名符其实,可为“六书”释义之精典。饕餮纹,以战国时期燕下都瓦当最有特色,丰富多彩,奇思百态。其受青铜器图案影响,或许更直接来源於御敌干盾上的饕餮纹,古奥奇咳的盾牌纹饰借为凶人之喻,移植瓦当当面,悬於屋檐,居高临下,更显气势,(吓唬)歹人。还有一款饕餮纹半瓦当,其上方总有一对“天犬”倒置,亦“到了”之义,图案为“相背四顾”,相《易·泰卦》:“辅相天地之宜”。助也。犬到助人也,《礼·乐记》:“治乱以相。”又星名《晋书·天文志》:“相,一星在北斗南,相者总领百司而掌邦教,以佐帝王,安邦国,集众事”。背,《说文·孟子尽心》:“见於面,盎於背”,即脊也,谓之脊梁。四顾,两犬四视。视为看( kān 看守也)。犬通狗。《史记·天官书》:“天狗状如大奔星”。《说文》:“孔子曰:狗叩也,叩气吠以守”。狗亦犬。《周礼·秋官司寇、犬人疏》:“犬是金属,故连类在此,犬有二意,以能吠止人则艮,以能言则属兑(读 ruì锐音)”。艮,《易·艮卦》:“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扬子方言》:“艮 磑 坚也”。兑,《易·兑卦》:“兑亨利贞”。《荀子·议兵篇》:“仁人之兵,兑则若莫邪之利锋”。犬利锋之齿镇邪护主。《史记》:“臣窃不胜犬马之心”。犬马义以忠效於君。君,天子也。哮效通假,效(哮)天犬。燕下都半瓦当纹饰“相背四顾”义为哮天犬到,以镇饕餮也,瓦当饕餮纹一类(参阅卷一《燕瓦当饕餮纹饰》)反映人们对不可知的雷电、山洪、水灾及无法抗拒的自然现象恐惧心态,以纹饰将其物者(形象)化,尽显奇奥怪邪。随着人类不断对自然有所认识,有所防范,饕餮纹演变,逐渐形式化,思想化,逻辑化,(如对饕餮两字笺注)也富有装饰色彩。随着政治格局的改变,社会进步,虚无东西被淡出,饕餮纹饰(燕下都类形)在瓦当上也被弱化,最后退出瓦当纹饰。
    秦、汉时期,瓦当纹饰,趋向唯物、唯美、人文为内容,包括类似繁多的云纹、雷纹、波纹、蝉纹、凤纹、龙纹、涡纹、 竊 纹、圆圈纹、绳纹、方形纹、三角纹,这些大都借鉴于夏、商、周铜器纹饰,有的以主图案出现瓦当上,有的附着在边轮或内区、或点缀、或补白以各种形式丰富瓦当纹饰。(参阅卷一,云纹类;卷二,唯物、唯美类,“二牛两犬”、“惊蹄”、“飞雁”、“四神”等瓦当饰纹考)。汉代,文字瓦当,更突显其建筑的人文色彩,为古典建筑结晶点之一,建筑因有了瓦当饰文,名彰显耀,更富有民族性和历史文化韵味。瓦当饰文联动着历史茎脉,几乎每款文字瓦当,都有一段历史,一个典故,一种时风的流露,是地位与权势,社会现实的缩写(参阅卷四,蕲年宫饰文,橐泉宫饰文考等),其文化内函,具有厚重的儒家思想内容,融入在古典建筑的宫殿、官署的瓦檐上,起着装饰美化作用。文字瓦当兴起于秦末至汉代(包括纹饰附着在文字瓦当上),统称瓦当饰文。其狭义专指瓦当文字。广义包括瓦当中纹饰与饰文;瓦当文字形体属类;字体在瓦当上间架结构;文字外延含义;文字在瓦当上的可视性与艺术性。文字瓦当,在瓦当一族有着重要意义。对解读、见证历史,起到佐证作用。亦可展现我国汉字的优美 形体效果,增加建筑的人文内含。文字与建筑结合,不单美 化建筑,并展示可以借鉴的范例,使后来的中国古典建筑,匾额、楹联、壁 扆 而开启了人文景观,拉近人们与建筑物的亲切感,由于有了文化层次,人与建筑多了一层情感,古典建筑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为这个民族(中华民族)增加了愉悦感和亲和力。瓦当文字主要的表现形式,是以秦篆(小篆)为主,有的瓦当饰文掺杂一些古文字(六国籀文)、金文(即钟鼎文)和篆隶混合体。有的文字怪异孤仄,部位挪移,缺横少竖,需要推敲索迹,颇劳心伤神,有的文字,义出多头,莫衷一是。有的瓦当饰文倒置。如卷三,四十七页“ 央制”瓦当疑为圆形,图为半圆形。按半圆形“央制”两字瓦当,如放在宫殿檐头用“央”、“制”两字倒置,不知当时瓦当设计者,出于何种目的。余,疑此半圆形瓦当,不是建筑用瓦,而是“玩物瓦当”或“随葬品瓦当”。此瓦当还有多处疑点。可能这个瓦当并非半圆形,其特征象圆残瓦当,后经打磨改为半圆瓦当。所以,断为原物(左读法)“ 央 制”原属圆形瓦当。又卷四,六十一页;六十三页;六十五页。“汉并天下”、“汉以天下”、“汉廉天下”三款瓦当饰文,仅一字之差,有的书籍示作一义,谓汉兼天下。其实,不然。一字之差,其妙不同,大有意义上的隔谬。查“并”字,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有“囊四海之志,并吞八荒之心”,是企图,启始,包括进行,正在做过程中的事。按此瓦当饰文,亦指汉王刘邦正在进行(包括兼并弱者)的统一战争中,其义和“惟汉三年大并天下瓦当饰文近似。查“以”字,《礼·檀弓注》:“以与已字本同。”按即古代,以与已通义。《国语·齐语》:“有司已於事而竣”,在这里已字毕也,已完,已完毕也。已竣,按现代汉语,已经竣工,亦完成之义。“汉以天下”按其义,汉高祖刘邦已经得天下。两款瓦当,即有时间上的差异,政治函盖内容也不同。“廉”有读解成“兼”字。但,典籍无考,所以不能成立。《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王逸注:“不受曰廉;不污曰洁”。我国周代对官吏就有计弊之治。《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辩”。谓廉为官之根本。汉孝文帝不辱古训,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廉俭皇帝,“汉廉天下”瓦当与其名可垂史千秋。有的瓦当饰文,古奥奇突,如卷五第四十五页的“ 榦蓄不谳(读 niè孽音)”。《淮南子·主术》:“峙乃桢榦”引伸支柱、根基、骨干。转释国家社稷。蓄,古之蓄异体字,辞书多不著录。瓦当上谳字篆韵,部首挪移,简失缺笔(画)与实际字形出入很大,义转 灋 (法); 讞 (读 niè孽音)多层笺注,颇费周折。诸如此类瓦当饰文,不止一款。另一款瓦当饰文,如棉里藏针,不宜发掘其真义。卷六第十五页“婴柞转舍”瓦当,“婴柞”有的书籍解读为“樱桃”。“转舍”为“旅馆”。初看,朦胧易解。余考直译“转舍”为“驿站”。《汉书·郦食其》:“沛公高阳传舍。”颜师古注:“传舍者(人)。前人已去,后人复来,转相传也”。《后汉书·光武帝纪》:“武帝乃自称邯郸使者,入传舍。”传舍,驿站也。以此为“转舍”二字作笺注,绝无非议。由于“婴柞”似雾里看花难揭其面目,上下词不能贯通,“传舍”笺注备受质疑。考释首要从词义上,真实反映历史本来面目,做到说服自己,才能说服别人。所以,否定从考,推翻从来。有的瓦当饰文,似现代汉语词汇,如卷七第六十一页“前室食堂”,表面看来,其义不古。其实,不然。“食堂”《汉书·元后传》:“独置孝元庙故殿,以为文母篹食堂”。篹亦篹笾(读 zhuàn biān 撰边音)。注:放水果的竹器,宴请之地,谓之食堂。查“前室”者,《辛延年诗》:有“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礼·曲礼疏》:“妻居室中,故呼为室”。谓原配夫人为前室。又谓女子很重情感。此瓦当饰文,揭示汉末王莽想废汉室,改孝元皇后为文母太后。改汉孝元帝故庙为文母太后食堂(又曰长寿宫)“前室”亦已故汉元帝妻子孝元皇后。王莽此举动,遭到孝元皇后的反对。从“前室食堂”瓦当饰文,可以看出王莽篡位演义的各种手段。瓦当饰文,遗漏篆韵,也时有发生。卷八第四十一页“千万岁为大刀年”一款瓦当饰文,罗振玉《秦汉瓦当文字》将此瓦当饰文解读为“千万岁为大年”,此瓦当饰文中“大”下有一个“刀”字,可能将其误为是补空的纹饰点缀而忽略。该款瓦当饰文,布局新颖别致“刀”字处瓦当下弦,妙而得当,是关键字,不应疏漏。“千万岁为大刀年” 瓦当饰文考,为王莽居摄二年(公元七年)的一项重要“改革”币制,复古铸造各种刀币。其中“一刀平五千”泉币即“金错刀”泉币最为有名。这一年为“大刀年”。如按“千万岁为大年”只能泛泛一读,其义不知所终。每一款瓦当饰文,都蕴藏丰富的内含,让你充满激情,那里会向你展现时代的缩影。有宫观殿署、祭祀礼仪、天文历法、伦理道德、征战竟边、盟誓和亲、腋庭轶闻、社稷兴衰等等,百事荣登、挂在宫顶殿檐,供时人观瞻,让后人揣摸,岂不乐乎?
    瓦当品味,在于其地望可靠性,文化土层清楚,相关资料有据可考,有典可依,瓦当本身质的(土质)烧制形准坚固,图案清晰,纹饰饰文都有可读性,无残损、可视效果好,艺术性强,即有研究意义,亦有历史文物保存、观赏价值,为瓦当上品。瓦当原作和其它文物一样,相对较少,除古代建筑博物馆(包括各地类似博物馆)和有经验瓦当爱好者收藏外,真品(原作)瓦当很难得。瓦当拓片,也不失收藏的意义。瓦当拓片,源于瓦当的品味,拓技手法(技术)要好。拓出好的拓片,能把握瓦当原作本来纹饰(饰文)的韵味,不失其原作纹饰(饰文)效果。拓片也有“障眼”可能,使瓦当的真实性受到质疑。我们看到比较多的是书载印刷品(普及资料),总的来说是可信(真实性)的。但是,多次翻印,资料复杂,不免真赝混淆,真假难辨。有的用石膏在瓦当原作上翻模,经表面处理,专复制拓片,这可能为保护瓦当原作,又普及瓦当知识,如余在北京文物宣传日上所见到的;也有是私人如此,纯属牟利手段,这点我在古玩市场时有所见。所以,拓片真假来源也有不确定因素,赝品很多,要分类对待。用真品翻作,比较精准的瓦当,也不失其观赏性,对于饰文瓦当解读文字,无大碍。但是,此类瓦当无实际价值。也有伪作,纹饰饰文,东拼西凑,杜撰而成,此类无任何意义。瓦当断代是研究瓦当一项重要内容,虽然可以多角度分析考证,但首要是以瓦当原作为第一要素。因为,除瓦当原作以外,都有“障眼”的可能。余,认为拓片等其他资料考研,只能放在旁证备考之列。纵观瓦当历史,如此丰富多彩,谓之“瓦当文化”且不为过也。
    瓦当是一种文化、艺术必谓之其中,千年胎出于陶艺(瓦器)又蕴育于青铜器纹饰,并栖身在辉煌的中国古典建筑的最高处(背脊瓦当),又最前沿(檐),艺术上可谓光芒四射,神韵冲天(指垂脊前走兽向天吼)。历史沧桑,时代变迁,当随尘埃落地,永封故土,是埋在地下的“金子”,再次复出,宫殿已消声匿迹,忘却的历史却由我来述说。

                                                                  於北京·三境寒舍

 注:“却由我来述说”这里的“我”指瓦当。“述说”指瓦当饰文与纹饰的内容而言。
               因计算机字库缺字,特注如下:

 注:“幹”,本字“蓄”瓦当上为“”子头,下为“”字,此字为古蓄字,辞书多不录。”
     “幹蓄不”本字左偏旁为“”,右为繁体“”字(读niè孽音,与谳同)。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点击数字直接进入□□□□□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请您留言
版权所有:北京文彧斋主办 主持人:关彧娘 电话:13126799984 信箱:wu_xiuh@163.com
本网站备案:京ICP备06015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