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4日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文化艺术现象系列>>读画所得· 唐燕山
中 国 文 化 艺 术 现 象 系 列

作品赏析:渔阳秋色

    ※ ※ ※ ※ ※ ※ ※ 

     阅览提示(点击目录)

□1.中国画文化与“维空间”论   增  铸

□2.读画所得                   唐燕山

□3.《先秦两汉瓦当饰文考》引言 傅清远

□4.读《关增铸文集》偶得       白鹤群

□5.《印谱——关增铸篆刻艺术》序    
                               娄师白

□6.《先秦两汉瓦当饰文考》序   罗哲文

□7.《先秦两汉瓦当饰文考》概述 关增铸

□8.谈口语化评关增铸《文集》
    中散文                     曹世钦

□9.己巳年百家传评序           叶  

□10.关增铸先生素描              

□11.丙戌(年)话狗之说          

□12.历史上牟人·牟国·牟地·牟
     县流变探微                增  铸

□13.论铜车马·始皇帝陵与秦藏兵
     马俑处没有规划上的联系  
  增  铸


□14.一部有新意集史料研究与匡正研究的      专著《先秦两汉瓦当饰文考》轲  言

□15.从“瑞鹤图”中得到的感悟  增  铸


□16.读史有感《褚英之死》      增  铸


□17.自恋·别拿老北京说事      增  铸


□18.京郊北宅行纪考            增  铸

    □画苑闲谈  艺术评论  □学术论坛  □考研鉴赏  □学术研究  □人物述评 

 

                         读画所得    · 唐燕山·

  中国画发展到今天、对得起自身的画家,都有体会、已不再是旧时代那种文人雅士、高阁深闺中那种自娱自乐、孤芳自赏、范围狭小的某种消遣了,也不是前一段时间那种狂热地将中国画变得毫无传统,是中国人画在宣纸上画的就是中国画的局面了。
    今天的中国画已成为世界注目的一个大画种,有其世界性的众多爱好者并且会越来越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画家们以更加旺盛的精力去继承、发展、创新着中国画。经过了盲目借鉴西方绘画、商品画大潮、笔会大潮、市场经济的一系列冲击后,画家们开始冷静地将笔墨与宣纸放到传统的基础上将传统中脱出新意为主流,画家们严肃认真地开始了辛勤的创作。那种粗糙几笔千篇一律的画越来越少,画家们也开始在认真严肃地学习借用着中国画以外的种类科学知识,融汇着各类新的信息,百花齐放。当代画家们有从传统中归纳总结前人导入现代意识的“新文人画”;有从工艺美术画法中得益的“云南画”;有追求宣纸特性肌理的多种“技法”;有“平面构图”甚至“立体构成”的画法等等,许多成功的好作品。
    读关增铸的画,不难看到他对中国画的探索与创新, 1987 年画的《一览江山千秋色》树是点,山为点,远处的山树合一,既是山又是树,使深浅浓淡的千点万点化成百树千树,构成了山势起伏。 1985 年画的《雄关锁钥》、 1989 年画的《绿林深处》,更是这样借点是树,借树出山,画法实在难得少见。
  几张 1987 年所作的人物,“点”的作用上更大有讲究,《欧阳修》点的饱满空灵,《宋祁》以梅花作“点”,《杜甫》那柏树用笔形成冲点,《李琎》以叶替点,《苏晋》是一条一条的点。点出了《渔阳秋色》、《花好月圆》、《长城之秋》、《雪松》。 1984 年从《丝瓜·螳螂图》到 1986 年的《双百图》等,一步一步,都是对中国画发展的探索的延伸。关先生将自然界的物象从自我感性出发重新排列组合,把相对重复的色,形通过画面活跃起来。这种新奇、游离传统与现实为切入点使得疏密聚散、经营位置、布黑留白,趋变成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的中国画构图,极富现代意识。丰富了传统中花鸟画、山水画的面貌,他把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关先生将“点”从一种传统的基本技法,最后发展成视物象为“点”(丝瓜叶、鱼、蝴蝶),这个“点”已不再是我们概念中那个用笔画的点了,它是多层面文化内涵在绘画中的体现,将传统与创新结合的结果,是献给人们一种全新的享受。他的另外几幅画《旷野》、《静流》、《百鱼图》,粗粗一看,谁都可以读个明白,像题目一样明白晓畅,但如果你更深更细心审视观赏,我们就会看到许多新奇处,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相结合,渐变、排列、重合、穿插分布,于点线结合,构成了一种新的语言,如三幅画的石、草、云、鱼,旷野大漠的起伏,远山的造势,鱼的游动,都是一个个点线的结合。以《旷野》为例不论是皴出的云,竖擦而成的草、勾勒着色的石块,点线叠加的山丘,这些“点线”,在渐变着远近、天地、大小、浓淡干湿,构成了一幅壮观宏景,一派茫茫无际,一派天地合一。地的“点”属于传统中的“文人画”风格,天地实在是一幅现代摄影作品,一幅西洋画的写生,画的下方是近景,上方也成了近景,形成全景立体环形画面,这在我们的山水画中是少见或没有见过的,地向远方无限延伸着,没有尽头,天又从无穷远的地方折了回来,画的两头都很近很近,中间却很远很远。画地“传统”与画天的“非传统”在这里结合得如此和谐,如此一致,让我们好象在看一幅极传统的又很现实的山水画。给人无穷的回味,留给欣赏者慢慢琢磨。
    看过他的画,使我对关先生的绘画理论与实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他描绘山川旷野的绘画语言,给人的感觉是那么传统,那么现代,那么矛盾,那么和谐,那么耐人寻味。

                                                            1996 年 2 月于北京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点击数字直接进入□□□□□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请您留言
版权所有:北京文彧斋主办 主持人:关彧娘 电话:13126799984 信箱:wu_xiuh@163.com
本网站备案:京ICP备06015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