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 您现在的位置:中国文化艺术现象系列·文集杂谈>>三境寒舍绘事撷语(49——56摘录)
中 国 文 化 艺 术 现 象 系 列

关增铸艺术网·文集杂论·三境寒舍绘事撷语

  以拙见:山水在于意境深邃气象万千;人物在于形貌神韵笔简神完;花卉在于情趣自得生机盎然,乃至草虫鱼蟹小品,它的立意,构图、章法、布局都是重要的。

                摘自《关增铸画集·自序》 

  曾使我想起集他人辞句刻过的两方印:“冷对青霜剑,敢铸千秋辞”。……史学家王森然先生曾倡导说,治史要有“史才”、“史学”、“史识”,有“史德”方可使史之人,襟怀坦白,有“史德”才能如董狐笔。

      摘自《关增铸文集·豁口、茶馆、老舍与太平湖轶事》

  如果不保留一点历史文化、建筑整体街坊(俗地)的格局,难免百年之后还会出现……以讹传讹。
         摘自《关增铸文集·鲁迅故居与鲁迅博物馆》

  历史建筑,应有一个必要的环境陪衬,才能加深他的意义,不失“故居”的涵义。让紧挨四周建筑,“旧貌换新颜”已割断了“故居”与邻里旧有时代面貌而成了与世隔绝的小院,在观众的眼里也未必能够接受。
         摘自《关增铸文集·鲁迅故居与鲁迅博物馆

  历史改朝换代“雅”东西往往首先遭到冲击、破坏,被新的东西所代替,“俗”的东西却得以保留。

    ??           ??                               摘自《关增铸文集·北京胡同的演变》

  现在北京可供研究、游览的寺院和昔日比较已是寥若星辰,如果不切实认真的执行文物保护法规,留给子孙后代只能光顾史书,慨焉兴叹了!

       ??       ??                           摘自《关增铸文集·“南朝四百八十寺”》

  作为古代人的后代人,所以要对这项工作进行挖掘、考察、在古书堆的字里行间去查阅大量资料,再进行考证。如果用挖掘、整理古迹、古籍的那种精神和立足点,多保存一些力所能及,现实存在的古建筑,我们的后代就不用费劲去挖掘、整理损失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的“古迹”这不是功德无量吗!

          摘自《关增铸文集·德胜门与健德门》

  虽然,历史史实不会以传说作根据,有些史实经过一些口头文学,日久天长传说,内容就带有随意性,有意无意增加成份,不断丰富它的艺术内容使史实艺术化,夸张化,失去它本来面貌,这是当地(地区)民俗意愿长期演变而形成,这就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分析、研究,去伪存真,把史实部分分离出来。

         摘自《关增铸文集·银山铁壁下的法华寺遗址》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点击数字直接进入□□□□□
 
设为首页|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请您留言
版权所有:北京文彧斋主办 主持人:关彧娘 电话:13126799984 信箱:wu_xiuh@163.com
本网站备案:京ICP备06015457号